疾病的原因

5.      醫師可以找到治療的方法假如他能夠知道一個急性病最好發的時機、拖延性疾病史中最重要的因子,便可以讓他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拖延性疾病的原因多半是慢性的,在做如此檢查時,醫師應該要注意病人的:

    1. 身體狀況(特別是在慢性病中)
    2. 精神及情緒狀況
    3. 職位
    4. 生活型態及興趣
    5. 社會及家庭關係
    6. 年齡
    7. 性分面的功能等

疾病及病因的定義

6.      一位公平不偏頗的觀察者,即使是最頂尖聰明的人-也知道非靠經驗、超越感官的推測是無效的-若非靠著在身體及精神上的改變,是無法感受到任何一個疾病的。病兆、病臨()、及病徵是藉由外在感覺感受出來的,也就是說,觀察者藉由以前健康階段和現在生病時的任何改變,經由:

    1. 病人自己的感覺
    2. 病人身邊人的感受
    3. 醫師自己的觀察

這些可看的到的代表疾病的全面,結合所有的就形成疾病一種真實的、可理解的型態。

7.      有些疾病是沒有明顯的發生原因或是沒有可移除的病因,我們除了病徵之外並無從知道其他的事,因此單由疾病所表現出來的病徵及病人身處的環境可以讓醫師開減輕病情適當的藥劑。

病徵的總面是內在疾病的外在反射影像,也就是說,是生命力的掙扎。徵兆是主要或是唯一可以讓疾病可以辨識,以及知道該用何種最有幫助的藥物根據。因此,總括就是徵兆在每個疾病中是最重要也是唯一可以讓醫學藝術者來使用其藝術方法來分辨,並讓病得以醫治,且健康得以恢復。

8.      全世界都不理解也無法用經驗來表達,當疾病的病徵及一切所看的到的徵兆都消失時,除了健康以外的所有事物都還在,也就是說因疾病所帶來的改變仍舊在身體內部,沒有離開。

9.      在健康時,身體內部住著一個很專制的能力,用一種令人欽羨、和諧的、但又很重要的運作掌管著一切,包含了感覺及不同運作功能。所以我們這個個體及理性的靈命可以自由的活出有生命力、健康的生活,讓我們的存在可以完成更高的目的。

10.  沒有了生命力的個體,就無法有感覺、有動力、或是可以自我保護。個體能有感官及產生生命不同功能是因為生命力(生命的根本)的緣故,也因為生命力的緣故,讓個體或病、或健康,生命都可以持續延續。

11.  當一個人生病時,一開始只是個體自治的生命力(生命的根本)因著致病物的影響而使它亂了調。只有生命的根本亂到一個地步,使個體產生異常的感覺或是不尋常的功能,我們才稱之為疾病。生命的根本是一種看不到的能力,只能藉由它對個體產生的影響來察覺。因此,因為疾病所造成的不協調會在感覺上及功能上證實疾病的存在(由觀察者及醫學藝術實行者的感官)。換句話說,疾病讓生活秩序不協調的同時,也讓疾病本身藉由病徵表現出來,要不,我們是無從知道疾病的。

12.  也就是疾病改變生活的這種能力導致生病。疾病的表現就是疾病藉由人的感官去感受與內在的改變共同作用而來,這種(內在及外在)疾病的表徵表現了整個疾病在內在動能所造成的不協調,同時也將疾病整個的表現出來。另外一方面,就疾病表現徵兆(所有與健康生命有顯著改變處)消失而言,當然會與重建生命根本的真理有關;另外一方面,它也必須要能夠讓整個個體回復健康。

13.  因此,疾病並非是相信異能療法的醫師所想的那樣,疾病不應該被認為是與個體、活體分開潛藏在人體內的能力,即便是如此,這也會是非常不可思議的。這種悲劇只有發生在唯物主義至上的時候,也就是因為這樣幾千年的悲劇讓今日的醫藥走向滅亡的方向,也讓醫藥成為一種悲劇藝術。

14.  沒有任何一個可醫治的疾病,甚至是在人體內做改變但是肉眼看不見的疾病,不會沒有可供醫師判讀的疾病徵兆及表徵-與聰明的人類生命維護者所求的一樣。

15.  因著疾病的不協調及生命的動力讓我們的身體在看不見的內在及表現出疾病徵兆的外在充滿生命力,這是個體的動能所安排及形成的一個整體,兩者是一體的也是一樣的。個體的確是生命的器皿,但是如果少了生命所賜與的本能、感覺、及協調的動能,個體就無法被理解,就如同我們無法來想像個體缺少生命力。因此,這兩者必須合一,即便在我們的想法中,我們仍舊習慣將兩者拆開,以便我們更容易了解。

16.  我們的生命力,一如靈一般的動能,對於健康的個體而言是無法被奪取或是傷害的,除非是用靈一般、動能的方式。同樣的,醫學藝術實行者可及以移除這樣疾病的唯一方法就是用靈(實際上,用動能的方式)將藥物的改變能力作用於像靈一般的生命力上,這些能力藉由個體精神上的無數個感官來接受。同樣的,能治病的藥只有藉由動能作用在生命力上才能重建健康及恢復生命原本的和諧。當病人的症狀被發現以及疾病被醫師觀察到後,疾病才可能被醫治,病人也才可能恢復健康。

17.  醫治就是將整個可見的病徵移除,內在生命的改變也同時會被挪開,因此,醫師接著要做的就只要將症狀移除,就能同時挪開及銷毀內在的改變(比如,生命力的不協調)及整個疾病,也就是疾病本身。當疾病被摧毀,健康就得以重建。這是醫師最高,也是唯一的目標,就是去幫助病人,而非只是用學術話語信口雌黃。

18.  不可否認的疾病藉由徵兆及所處環境表現出自己,因此,無庸置疑地,一個疾病的徵兆及處境會是選擇處方的唯一指標。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